企业最高制度形式?

编辑:admin 时间:2024-12-12 02:52:12
导读:一流的企业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三流的企业卖产品。”标准化是制度化的最高形式。标准化可运用到管理的各个层面,是一种行之有效,立竿见影的工作指导书。但是在企业日

一流的企业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三流的企业卖产品。”标准化是制度化的最高形式。标准化可运用到管理的各个层面,是一种行之有效,立竿见影的工作指导书。但是在企业日常管理实践中,管理者常常会在企业标准化体系推行过程中,出现以下困扰:

1、标准无处可寻

未经标准化管理改造的生产服务流程大多依靠经验操作,管理没有标准可遵循,岗位职责与工作标准很难描述。许多企业在推行标准化时,其本质还是经验操作,其操作指导和工作描述大部分都是口传身授,相关标准文件不能如实反映生产和管理的现状,标准的规定与管理现实往往不能统一。

2、没有标准化,绩效评估难以实施

企业实行标准化管理,推行企业标准化体系,主要目的是为了改进产品生产流程和服务质量,大幅度提高企业绩效。企业战略的实施和完成主要还是靠目标分解和绩效管理来实现。但是,很多企业绩效管理的方案是满足外部使用如稽查标准等目的来设计的,而不是为企业内部管理而服务的。 殊不知,如果企业内部管理没有标准化,相关考核指标就无法量化,绩效评估的效果就会大大降低。

3、标准化过程执行难度大

企业在推行标准化管理时需要一定条件。在现实中,程序文件、操作说明书和规章制度都是纸面上的东西,它只能告诉员工如何做、何时做、怎么做,但不能保证员工在执行过程中不出现差错。所以在执行过程中的及时纠错和习惯养成是标准化后亟需解决的问题。

4、企业树立共同目标难度大

企业实行标准化管理的目的是实现企业战略,每一个环节都是以战略实现为中心。员工需要不断地去理解他们每项工作的意义,当所有员工都明白自己的工作是把企业和自身实现转化成最精确的工作成果时,工作态度就会变得更加积极,协作也会得到进一步加强,障碍与隔阂也会逐步消除,因为大家的目标开始变得一致。

所以,企业管理应该以标准化为核心,标准化的实质就是科学化,规范化,经济化。标准化还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制定,执行和不断完善标准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经济效益的过程,是一个塑造企业灵魂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优化,不断完善的过程。因而,标准化具有长久的效力,如何才能强化企业的标准化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增强全员的标准化意识

不断增强全员的标准化意识是转变观念,增强自觉性的必由之路。标准化客观上早已渗透在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但人们对标准化的认识程度,自觉程度和收益程度却有天壤之别,这就有必要大力推行标准化再认识。轮训是强化员工标准化意识的行之有效的常规方法。要让“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标准化是企业的灵魂”的观念深入人心。强化标准化意识,加强企业标准化的培训,提高对标准化的认识水平,使企业管理标准化工作落实到位,这是完善企业标准化的根本。

2、完善标准化管理的配套机制

不断完善一系列标准化管理的配套体制和机制是加大企业标准化力度,加速企业标准化进程,建构完善和推行系统配套的标准化运行机制的必由之路。企业的管理制度体系主要依据有两点:(1)国家、行业协会、相关主管部门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员工的岗位职责和操作规程等。(2)科研生产运作、人才猎头运作、情报资料运作等相关机制。上述体制机制与实际运营相结合,其中有利于企业标准化的项目,挑选出作为本公司标准化根本。使企业标准化有制度可依,有法可循。

3、实现标准化审查的全员化、便捷化、电子网络化

任何制度构建的再好,没有一个良好有效的审核机制也是空中楼阁。实现标准化审查的全员化、便捷化、电子网络化是企业管理标准化的必然要求和完善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必然结果,加大企业标准化力度并不意味着简单地追加投入,而是必须寻求质量的飞跃。当下信息系统的流行,也为管理的执行开了一扇明亮的窗。在事事有规范,处处有标准的网络下,建立标准化的审核系统,再优之而不过。

【相关案例阐述】

1、越大越简单

作者曾经了解过美国通用公司招聘流程:人力资源负责人给新入职人员一张表,告诉他,向谁汇报(上级是谁),谁向你汇报(下级是谁),什么事情与谁协调(同僚是谁),以及每天需要做什么(日常工作),每周需要做什么(短期完成工作),每月需要做什么(长期完成工作)。然后年底,人力资源部也是按上述内容考核。很多新聘的人员在工作一年以后都会说:越是大的公司,越简单。这种看似简单的工作中,正是有很多的标准,每个人都能遵守和执行,进而在推动整个公司的运作。这些都清楚了,管理自然就到位了。

2、硬性执行,形成标准化习惯

华为今天的成功直接源于1996年开始的制度建设和全面优化管理。历时3年,1998年定稿的《华为基本法》完成了华为对自身过去与未来战略的系统思考,并形成了严格的管理范围和决策程序。这本身就是一个管理的标准。在中国,很少有企业能将管理制度上升到如此高度。并且为了保证能够不走样地执行,华为总裁任正非下了死令:“5年之内不许进行任何改良,即便不合理也不许动。5年之后把系统用惯了,我可以授权进行局部的改动。至于结构性的改动,那是10年后的事情。”

这便是任正非著名的“三化”理论:先僵化接受,再固化运用,后优化改良。这种态度坚决确保了标准化管理建立和执行,保证了华为至今在持续超常规发展中没有出现过大的管理失误。


    站长推荐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