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对文化传承有什么意义?

编辑:admin 时间:2024-10-07 22:45:13
导读:文以载道,文以明道。文字在历史传承中有者重要的意义。特别是中国的文字,更是形音义的结合,其优美性、传承性、发音、文化内涵等等远远大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语言和文

文以载道,文以明道。文字在历史传承中有者重要的意义。特别是中国的文字,更是形音义的结合,其优美性、传承性、发音、文化内涵等等远远大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语言和文字。

我们提到对文明的定义,是精神力和生产力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把这个外在财富称为“文明”。这种定义,到底是不是我们古老的传统文化所定义的文明呢?

翻开《易经》,在里面就可以找到答案。像《易·明夷》中说:“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内文明”一词,就确定了内在的文明是“内圣外王”的文明,其定义为是“修之身”这样一个特定的文化而产生的“明”。它重点突出的要点就是“修之身,其德乃真”。这个修身的学问,是一种内求法。这个内求法,就决定了《易经》中所指出的“内文明而外柔顺,内取诸于身,外取诸于物”学说诞生的根本特点。

人类精神力和生产力共同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称之为“文明”。在文明的概念中,人类通过精、气、神为主导所创造的成果,超越单纯的有相物质财富的积累。精神力与生产力结合而产生的精神财富,例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文化领域中的内容,远远比单纯的物质财富积累重要得多。当人们贫穷到只剩下金钱时,也就是最腐败和没落之时,与行尸走肉无异。单纯的有相物质积蓄得再丰富,也无助于灵魂品质的改变和升华。

《易经》“乾卦”当中有一句话,叫做“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我看了很多人解释为:在农田里面出现了一条龙,天下就得文明了。这个解释对不对?应当是非常错误的。其实,《易经》就是一部修身的教材,是修身内求、内取诸于身、外取诸于物、天人合一、内外文明和谐统一的教科书,是修身治理内外天下的一部教材。所以,解易不能离开身,这就跟求道、证道不离身一样,我们修易、学易同样不能离开身。

“见龙在田,天下文明”,那的确是内取诸于身,在体内见到的龙,在内丹田当中见到的龙,这个“田”指的是我们的内丹田,这个“天下文明”的“天下”,首先指的是内天下。什么是“文”呢?是指各种生命实相内的物元之“文”,是指原生态的甲骨文、金鼎文、小篆文,它们在体内可以轻松地观出来,而且产生一种生物光,在生物光当中去明白地观这些文,才称之为“天下文明”。我们内天下里面的“田”共有三个,分别是:颅脑腔当中的“上丹田”,胸腔当中的“中丹田”,以及腹腔当中的“下丹田”。

《易经》不仅指出,文明的真正发祥之地是人体之内这个本身,而且《易·乾》中更为明确精准地具体指出产生的区域部位。“见龙在田”,此田绝不可能是地球大地上的农田,如果农田中出现龙,农田无深水,有些农田根本就没有水,秧田里面才有点水,一过育秧期的话,就全都是干的,连泥鳅都难以生存,如果在外田地里面出现了一条龙的话,那么这条龙也就必然是一条难以飞升九天的浅滩困龙了,根本谈不上出现后一句“天下文明”的盛况;相反,只能出现苍蝇嗡嗡扑满这条困龙身上而奇臭无比的惨状。这个“田”并非指农田,只需从“龙卧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这一句经典名言中就能找到佐证。

文明、文化,都是组词,为大于其细,就必须拆词解字释文,咬文嚼字而细品其味。在东方传统的基因库之中,“字”的母亲是“文”,“文”的母亲则是“符”,所以咬文嚼字的关键就是回溯于文,就是“咬文”。这个“咬”,只有“以道解儒”、“以慧解智”,才能从“字”回溯于“文”,才能比较正确地去认知东方传统文化。

文化”这两个字,最初见于《易·贲卦》:“观夫天文,以察时变;观夫人文,以化成天下。”什么是“人文”? 《易·贲卦》:“文明以止,人文也。”《易经》当中,对天文和人文全都极其准确地运用慧智共运的行文方式,揭示了这个“文”的内涵。慧观天文星象(大象无形),而不是“星相”,就可以观察出时局的变化,从大范围内掌握未来变动的趋势,顺应趋势,提前计划,安排而动。慧观人文,可以了解和掌握人们隐藏在语言和行为背后的真实心理活动与需求,调节修之身的方法,感化和教化人们,使其不离“其德乃真”的根本方向,而使内天下转化成功,并且作用于外天下而达成和谐的状态。

《淮南子·本经训》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说文解字》序说:“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爪之迹,知今之可相别异也,构造书契。”这个用的是书,并没有说是字,“仓颉造字”中的字并非我们以后所看到的的汉字,而更应该是符文,更接近本质现象的文字。其实,从淮南子到说文解字的记载,我们就已经看到,本来的修身内求已经变成了外求佐证了。

最后,我们用一首打油诗来结束这次的话题:

仓颉造字整一石,传给孔子仅八斗。

还有两斗不曾传,借与道士画符咒。

道士画符人不识,才高八斗有来由。


    站长推荐
    热门排行